由熊鵬翥老師提供照片
藝術,是生活的一種態度,是融入在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生活細節裡,當藝術走出美術館,以各種姿態嶄露於公共空間中,對於一個天然與人文資源豐碩的新北市,會如何詮釋屬於自己的都會美學呢?
------------------------------------------------------------------------------------
近二十年來,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化,讓藝術已不僅是侷限於那些被重重裱框的畫作,或是置放於美術館內的雕塑或裝置,藝術觀念和形式的解放,讓「公共藝術」的概念應運而生。顧名思義,「公共藝術」是同時兼具「藝術性」與「公共性」特質,它是政府重大公共工程、藝術家、民眾以及專家學者在公共領域對話的一個平台,是僅屬於某個地點、某個時間的獨有藝術型態,一旦將這些藝術品搬離原本的空間,置放到冰冷的美術館時,就會失去其可被理解的意義脈絡。
依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共藝術設置作業參考手冊》所指,「公共藝術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指的是發生在公共空間且能與周遭環境互相配合的各式各樣藝術創作。」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更進一步提到,「公共藝術」並非一個名詞,它是一個過程,一個流動的概念,透過「參與」,藝術打破了專業分工社會下的權力結構,當藝術展場移除了水泥牆與知識門檻的阻隔,藝術不再是大而冷漠的神聖殿堂,以社區當地空間為展場,讓藝術從小眾菁英回歸到大眾庶民的懷抱中,並結合當地社會的生活形態和社區意識,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藝術與美學思潮。
「公共藝術」不需要限制任何藝術表現的形式,一個好的「公共藝術」,是可以為我們注入種種情緒反應,是一種改變集體社會對當地環境的感受與思考,它可以代表了社會理想,代表了政治言論,也代表了文化象徵,它重新形塑社區新的文化價值,並讓人與當地環境產生新的歷史關係,這些僅屬於「當地限定」的價值觀流動,便讓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有了生生不息的永續循環。當行經而過的路人覺察到了此項藝術,進而對周遭環境產生了有別於過往的不同看法與行為,無論是喜悅、悲傷、困惑或者是敬畏,這項藝術便開始有了不同的意義。
熊鵬翥提到,公共藝術可被視為一個實體載具,它連結了空間的過去和未來,連結了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它是一種對話方式,雖然有時我們並未意識到此項對話的產生,或僅僅只是聆聽、觀察,但這些環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藝術,必定會一點一點巧妙地影響我們。
人文與自然薈萃的無牆美術館
對新北市這座城市而言,多元廣袤的人文與自然環境是它的一項優勢,從有著城市型態的新莊板橋中和永和,水岸城鎮的淡水三芝石門,至山城小村的深坑石碇瑞芳,這些特殊的自然資源和歷史背景,隨著不同空間結構而產生多元豐富的公共藝術形式,讓區域與區域之間展現屬於自己的美學生活型態。
根據《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9條第1項明訂:「公有建築物應設置公共藝術,美化建築物與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的百分之一。」因此,公共藝術必定跟隨著重大工程而走。和台北市不同的是,新北市幅員遼闊,公共工程區域發展的程度不同,目前因應捷運的發展而形成捷運沿線的公共藝術路線已有三條,分別是新板特區(新北市政府→板橋車站)、捷運板南線(捷運府中站→亞東醫院站→海山站→土城站→永寧站)、捷運中和線(捷運永安市場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捷運南勢角站),而其他較於偏遠的鄉村地區,因為呈環狀的區位版圖讓公共藝術的建置分散,但目前已建置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路線(教學研究大樓1樓戶外公共空間→教學研究大樓),與三鶯之心、陶博館(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鶯歌陶瓷博物館)等兩條路線。
以新板特區的公共藝術導覽路線為例,在這節奏緊湊的三鐵共構交通樞紐、新北市政洽公中心之間,前面開展的戶外廣場是個長寬20公尺的視覺迷宮舖面,迷宮的中心位置放置一個皇冠造型的寶座,四周圍繞的方形凳子有如迷宮護衛,是不銹鋼結合彩色強化玻璃而構成,無論是白天陽光反射,或是夜晚朦朦微光,這個有趣美觀的空間,總是無時無刻吸引著人流連駐足;步道沿線彩色的壁磚,或是流動其中的人造河,尤其到了夜晚,四射的七彩燈光似乎呼應環繞四周閃爍著霓虹的大樓外牆;走到板橋車站內,懸掛在車站中庭天窗的巨型飛行體,正如一個紅色的驚嘆號,流動的線條好似從地板乍然升起,站三樓眺望整個空間,這個立體雕塑正和地板綠色的園塊產生互動,讓單調制式的車站,有了活潑生動的氛圍。
由熊鵬翥老師提供照片
校園中的公共藝術
相較於捷運沿線的都會城,新北市其他的偏僻的鄉鎮,便是以校園空間為出發,讓公共藝術和學校教育結合。熊鵬翥說,公共藝術走入校園後,讓許多教育者體認到,透過多元創作的形式與媒材結合而成的藝術,可啟發學童對於校園生活環境的情感與記憶,能使潛能、想像力、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甚至可藉美學的淺移默化,達到啟發心靈的目的。
熊鵬翥提出,公共藝術教育的引入,便是整合了原有的基礎學裡練習,與複合/多元式的能力養成,為實踐空間中的藝術(art in space)、美化空間的藝術(art as space)、以及關於公共議題的藝術(art for public
issue)三大內涵,公共藝術不再僅是造型藝術本身,而是將討論的疆界擴展至「環境藝術」的範疇。依照學生年級背景,量身打造相符的課程主題與內容規劃,並依照學校所在地域的人文地理條件,導入關於「校園空間」、「生態環境」、「人我關係」、「藝術創作」等面向的教學,引起學生對於校園、甚至擴大至四周生活環境的注意,產生對於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公共化」的學習歷程。這樣的公共化,包含作品本身的公共化、空間本身的公共化,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重新體會校園文化、社區文化,進而形成以校園為中心的新社區文化的型態。
由熊鵬翥老師提供照片
以萬里區的野柳國民小學為例,是以「野柳森林」為主題的校園公共藝術計畫。位於地質公園與野柳港之間的野柳國小,以水泥打造的校園空間已達使用飽和的程度,無論是籃球場、或是遊樂設施的區域,每一塊土地都鋪滿了地磚,以做為學童各種活動之用。除了小學後山的森林綠地,校園內感受不到青草呼吸的土地,連圍牆邊僅有的樹叢都被圈在水泥格子裡。藝術家進駐後,企圖藉由「森林」的概念,讓學校師生重新了解校園空間,重新思考與審視整座校園的空間利用與未來發展。熊鵬翥指出,有別於以往的藝術家進駐校園的模式,不希望「校園公共藝術推廣」僅只是一學期的課程,因此協同全校師長,將計畫推廣至全校共同參與的活動,並以學生做為創意執行的主體,進行校園環境的改造。
此計畫開展後,以低、中、高年級作為區分,發展不同的手作實驗課程設計,從想像森林、認識森林、創造森林、和現場裝置四大單元,循序漸進地讓全校師生共同進行環境教育與美學體驗,同時透過分享的機制,將所有的課程綱要與活動過程完整保留記錄,除了深化當地師生的對於美學和公共性的觀念,對於藝術家本身,教學相長的互動,也能產生正向積極的良性影響。熊鵬翥提到,這項藝術家進駐校園的公共藝術推廣計畫,重點不是公共空間的裝飾點綴,或是最終計畫成果的呈現,而是將概念落實在計畫過程每個環節裡,改變人們行為與想法的動態過程。
此外,其他例如貢寮區澳底國小的「繽紛海洋」紙藝術計畫,五股區德音國小「家的聯想」,或是大同區蓬萊國小「Idea Box」為題,以表演藝術引導學生創作肢體語言,這些多元豐富的藝術課程,都是熊鵬翥協助辦理的。將公共藝術的概念落實至校園教育中,期望學生從日常周遭開始發想,創造日常生活的美感經驗,讓藝術無所不在。
熊鵬翥認為,校園公共藝術教育的進行,在於提供一個機會,讓藝術家、教育者、老師、學生對話的平台,透過這些活動,不僅是參與者本身美感、公共性的智識提升,透過行動藝術、導覽活動、表演節目等開放式的公共藝術活動,更可將公共藝術推廣至師生家人、社區民眾等,達到一個由點推即至全面性的高效益公共藝術推廣。
從校園公共藝術社區公共藝術的推廣,在在顯示出藝術的疆界已不是美術殿堂的高牆,因普羅大眾的參與,讓「公共性」成為藝術的一個重要精神,不管是議題、空間或互動形式上的公共性,都是指藝術與人、與生活的連結。這項連結的產生,讓觀者、居住者產生新的感官衝擊,進而改變對生活環境的認知,然後衍生一連串行為的改變,讓藝術,這個原只是形而上的美學探討,提升為公民素質提升的媒介。
同步刊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2013年秋季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